古诗词鉴赏方法精选107句文案

古诗词鉴赏方法 1、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课件 (1)、意象搭桥,进入意境意象是指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恰当的意象组合,就能营造 (2)、看一下高考试题中的相关题目2002年上海

古诗词鉴赏方法

1、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课件

(1)、意象搭桥,进入意境意象是指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恰当的意象组合,就能营造

(2)、看一下高考试题中的相关题目2002年上海卷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3)、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

(6)、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要正确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时代历史背景,当时诗人的人生际遇。季节环境。最根本的是要学会知人论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如前面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 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所以,评价古诗词,要学会知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根本。

(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10)、②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

(11)、(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2)、现代诗虽然没有平仄对仗押韵等要求,但在诗中也要大量使用对偶句、排比句,也要基本押韵,便于朗诵。不能把散文分行,就作为诗看待。

(13)、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14)、一首诗歌中,往往就是几个字或某一个字最具有表现力,通常把这些字叫做“诗眼”。

(15)、你知道第四句吗?许多人会将第四联(尾联)看成第四句。因为他简单地认为“一个句号就是一句”。

(16)、☞读书不好的娃是来报恩的!校长这一段话刷爆朋友圈

(17)、太全了!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大汇总,背会拿满分!

(18)、又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19)、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20)、又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古诗词鉴赏方法

(1)、书本上的古诗词,首先要确保能够背诵出来。这只是简单的第一步,相信同学们都能做到。

(2)、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4)、本平台力主打造从小学语文到大学语文的全学段语文教育教学空间,定期推送一线名师的实用教学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学习与教研资料,完全公益,希望各位教师同仁、各位家长和同学们积极分享,一起努力,助力“大语文”与“体验式语文”教学观!

(5)、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更多古代诗词鉴赏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6)、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空”字抒发了诗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怅惘和悲愤,准确生动地点明了诗旨。 从整体来鉴赏诗眼

(7)、b如果它问你句子的意思,那你就直译一遍后,还要说它表达了什么思想和感情.

(8)、答案:后两句描绘的意象有:春潮、雨、野渡、舟自横;这些意角的组合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9)、(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10)、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 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第二个切入点,应该是语言美。因为中国古典诗词也是语言的艺术,是最精粹的、最精练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

(12)、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13)、现代人欣赏古代诗词常常会感到比较困难,主要的原因是时间距离较远,并且缺乏古代诗词鉴赏技巧。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如何欣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广大诗词爱好者欣赏唐诗宋词。

(14)、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1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16)、又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7)、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极度夸张,写出其愁情之长。

(18)、示例: 过香积寺 王维(200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第17题)

(19)、(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哲理?

3、古诗词鉴赏方法常见表达方式

(1)、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3)、评价作品的诗词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4)、有通过描写边塞雄浑奇异风光来表达为国建功、忧国思家的矛盾心里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5)、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7)、:注意诗词的意象。古诗词中特定的词都有相应的象征,衬托相应的气氛,不可忽视;

(8)、也有借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来揭示现实社会的(如张养浩的散曲)等等。

(9)、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

(10)、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1)、☞请告诉孩子: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12)、(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13)、考试阅读鉴赏题型中,古诗文鉴赏是经常会遇到的一类,很多孩子说,现代文阅读理解都这么难得分,古诗文更难啦,不急,小语来给您支招。今天给您带来古诗词阅读鉴赏技巧和方法,希望对考试有帮助哦。

(14)、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15)、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五:《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7)、诗人的艺术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8)、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标准,也是欣赏诗歌首先应当注意的。

(19)、赏析诗词的语言:常用术语,“诗眼”,“炼句”。

(20)、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4、古诗词鉴赏方法公式

(1)、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2)、本题从文学手法到思想内涵都颇有可赏析之处。从画面的描写来看,“少年听雨”,“歌楼”、“红烛”、“罗帐”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壮年听雨”,“江阔”、“云低”、“断雁”、“西风”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是回忆场景,是虚写,“而今听雨”的画面,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是实写。在如2003年上海高考题《望海楼》①:

(3)、诗中“朝、夕“从时间上对比,表现了时间之短,”奏“表现诗人忧国情怀,”贬“表现朝廷昏庸。诗人仅仅以四字,两相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获罪被贬之快的忧愤。

(4)、前两句写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静。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5)、(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6)、阅卷老师最喜欢的十种作文开头,还不赶紧收藏

(7)、另有杜甫“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湿”字表现钟声穿空渡水而来,袅袅的余音又消失在遥远天边,视觉用触觉来表现,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在“苦雨”中雨湿不得上岸感情。“寺多红叶烧人眼”之动人心目,给人强烈印象,正是由于巧用夸张、通感,炼“烧”字结果。

(8)、诗歌中的拟人修辞往往和作者的抒情相结合,传达诗人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9)、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0)、又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1)、总之,要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并注意同类型诗歌的比较。

(12)、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个“空”字领起,把所有的景致都染上了静谧写出了山中的空寂。

(13)、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4)、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15)、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16)、“老骥伏枥”四句把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不懈进取的精神显现于纸面。作者以老骥自比,胸中仍有凌云壮志,透露出作者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统一大业的强烈愿望。(《龟虽寿》中的名句激昂千秋,使人慷慨)。

(17)、诗中“朝、夕“从时间上对比,表现了时间之短,”奏“表现诗人忧国情怀,”贬“表现朝廷昏庸。诗人仅仅以四字,两相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获罪被贬之快的忧愤。

(18)、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比较简单,这里不作研究)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色彩的渲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其次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事物特点和人物形象,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技巧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

(19)、语言特点:精炼、含蓄、简朴、清新、明快。

(20)、(步骤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5、古诗词鉴赏方法品味精美的语言了解诗歌的内容

(1)、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答题步骤。

(2)、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3)、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丈夫早逝的深重哀愁。

(4)、(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6)、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8)、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抒情性是诗词的第一特性。但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的,这些景或物都明显带上主人公的感情色彩。这些景或物就是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注重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的习惯。

(9)、第三步:读诗词。诗歌,一定要读,而且还要反复读。这里读可以分为初读、再读、品读和诵读。

(10)、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11)、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12)、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13)、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深”字流露了诗人对汪伦情谊赞美,不仅概括了诗内容,而且将“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

(14)、套用苏轼名句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万首可通神。”

(15)、⑷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16)、再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7)、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18)、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可大致归纳如下:

(19)、在实际答题过程中,还会有许多困难,穆老师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20)、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a如果它问你词语的意思.就要即答该词语的原意,又要答它在诗词中的意思.

(3)、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4)、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

(5)、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6)、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7)、(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