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起源简介怎么写精选71句文案

对联的起源简介 1、对联的起源简介5字 (1)、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

对联的起源简介

1、对联的起源简介5字

(1)、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

(2)、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3)、大礼包里包含了窗花、红包、大大的福字以及对联及横幅,六个红包让过年的压岁钱有了稳妥的包装方案,中金环球的LOGO摇身变成折扣妥帖地合上红包,这是我们设计师别出心裁的巧妙设计。作为包装的大红包一方面印着作者的介绍,一方面同样是一个喜庆的福字,善于理财理家的你,如果按照边缘线剪开,又会多出一张新春福字,贴在自家的厅堂里。

(4)、春联起源于桃符,是中国古代周朝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不过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也有说是辛寅逊或孟昶的儿子孟喆所撰。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正如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5)、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6)、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

(7)、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但是,对偶并不等于对联。对偶要转变为对联,还必须具备外在的形式。这种使对联获得独立的外在形式,是我国古代一种民族习俗——挂“桃符”。因此,对联始于古时的“桃符”,即对联源于春联,春联始于桃符。“桃符”又称“仙木”。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原人民在旧历辞旧迎新之际,用两块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样,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旁,意在驱邪祛鬼,祈福避祸。根据神话故事《山海经》等书记载,相传在东海度朔山有一棵弯屈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丫一直伸向东北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桃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他们一旦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8)、从时代来看,《晋书》出于初唐,《野客丛谈》出于南宋,《世说新语》出于南朝●宋时;因此《晋书》和《野客丛谈》均本于《世说新语》。然而也有不同:《晋书》是史书,採信《世说新语》之说,所以和《世说新语》全同;而《野客丛谈》是笔记,内容来自《世说新语》,次序却颠倒了。也许这就是史书和笔记的区别。

(9)、“桃符”指的是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者写着门神名字,用于辟邪的桃木板,相当于门神像。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10)、①律诗的对仗,要求以平声对仄声,以仄声对平声。对联突破了这一点,在某些句脚上,不拘平仄声。例如:冬去高天万物复苏;春回大地一派生机。其中句脚“苏”和“机”二字都是平声。又如《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里,贾氏宗祠的对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上联句脚的“恩”为平声,而下联句脚的“盛”则为仄声。对联这种在句脚上有时可以平对平,仄对仄,出句平对句仄的特点,恰恰是词的对偶特点之一。

(11)、    春节,家家户户都有张贴春联的习俗,红红火火的春联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那么春联的起源发展你又了解多少呢?1月21日晚,由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乐清市文化馆承办的《春联的起源发展及历代名家春联书法欣赏》分享会,在乐清市文化馆一楼中厅举行。

(12)、人们为了去除厉鬼,将神荼、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木上,并悬挂于门上。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而到了明代,随着对对子的习俗开始盛行,对联一词便出现。

(13)、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14)、注意宋史记载:“每岁除,命学士为词,……末年,……,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这就是说春联己写了一些时候了。因此梁章钜在文中也留下一个予期:“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这是审慎的,也是科学的。同时也启迪了后代联人去寻源。

(15)、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又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幅春联,而在当时还被成为桃符。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

(16)、(2)文献应该是当代人记载的,或者记载的时代比较接近,或者这些文献有清晰的脉胳构成证据链;

(17)、到了明代,春联便作为一种年节志庆的独立文化风俗形式,被正式肯定和推广。据说“春联”一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创造的,并且开始采用红纸写春联。公元1368年,明代建都金陵(今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据清人陈元澹《簪云楼杂话》记载)。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了老百姓门户。他不仅下命令,而且在第二天(大年初一)清早,“微服出游”,漫步大街小巷,鉴赏春联。当他发现城门口有一骟猪户因无钱买纸来贴春联时,他便命人取来纸墨,亲自挥毫,为该户题上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由后蜀主孟昶“题桃符”,到明太祖朱元璋“设春联”,其间经过四百多年,对联便由桃符的雏形逐步趋于成熟。并且,在此过程中,对联也开始由唯一的春联发展到其它更多的种类。在内容上,也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发生了日益密切的联系。到清代康、乾盛世时,对联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

(18)、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

(19)、对联在历史上的正式记载是五代时期,而明清时期则是最兴盛的时期。史料记载为:“每岁除,命学土为词,题桃符,置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号长春’”。

(20)、北宋时,对联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在桃符上书写郁垒,另一则是书写其它祝福语。宋代后,新年悬挂春联的习俗在民间已经很普遍了。如王安石诗中的“千门万户障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到明代,桃木板被红纸代替,成为“春贴”,开始贴近现在的春联。

2、对联的起源简介怎么写

(1)、《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体。”王夫之说,对联源于律诗的说法,好比“断头刖足,残人生理”——《清诗话》

(2)、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3)、其实,《诚斋杂记》写得很清楚,‘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分明是诗,而不是对联。若是从韵脚看:卿和生押韵。我们知道诗押韵,对联无韵。

(4)、为客户送上一份诚意满满的祝福也是本次行动的重中之重,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春联贺词资料,让员工及领导们共同参与春联措辞内容的讨论。最终敲定了藏头形式、大众喜闻乐见、最能接地气的对联内容,用以确保我们独一无二的特有特征。

(5)、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

(6)、(1)对联是独立的文体。因此需要把对联和古诗和骈文中的对偶句分辨清楚;把对联和律诗中的律句分辨清楚;把对联和诗歌的联句分辨清楚;

(7)、中国楹联学会蒋有泉、叶子彤会长在联都2017年度颁奖典礼上的讲话

(8)、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9)、第祈福禳灾的文字并不就是楹联,还有玉以及在玉上的刻辞,其中有不少四言的。试看《红楼梦》宝玉的刻辞:“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和金锁上的刻辞“不离不弃,芳龄永继”,都是祈福的。这可能是由早期的禳灾的刻辞演进而来。

(10)、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11)、关于“对”的形式至少在《诗经》中就已有体现了,尽管没有这个概念产生,但是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对”的意识的萌发过程,其后和诗歌一样继续得到发展。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把这样的对句或者说联语,挂在楹柱上形成了“楹联”这种新的形式,但是“楹联”本质还是“对”或者说“对子”。因此,不妨作一个大胆设想,即对联和楹联有别,更准确说是对联应该包含楹联,楹联只属于对联的一部分。只是我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楹联这种功用性使其得到广泛地普及,而将两者混到一起,武断的认为楹联应该从“对”中单独剔出来,作为单独体裁,割裂了二者的本质联系。显然,我们现在把孟昶的桃符称之为史料下可考证的第一幅楹联或者说春联,问题不大,但称之为对联的起源,这就成了一种谬误。

(12)、有人认为谭说或源于《诚斋杂记》。据《四庫全書總目》所载:《誠齋雜記》二卷,内府藏本,舊本題元林坤撰。前有永嘉周達觀序,稱坤字載卿,會稽人。曾官翰林,所著書凡十二種,此乃其一。誠齋,坤所自號也。四庫全書对它的评价不高:“……中皆剽掇各家小說,餖飣割裂,而不著出典。……其弇陋可知也。”

(13)、春联属于对联的一种,对联也叫楹联。楹联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分为春联、寿联、挽联、庙联等。楹联起源于桃符,在先秦时期,过年时会在门前挂桃符避灾,后逐渐发展为春节贴春联。另有春联来源于春贴的说法,因古人在立春时会贴“宜春”二字,后演变为贴春联的习俗,唐朝刘丘子有十二幅为立春和岁日所写的对联传世。

(14)、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15)、简单总结刘教授的观点就是,其他起源说的错误在于把诗歌联语、对话、刻辞等等当成了对联。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对联?对联的起源如何界定?刘教授开篇也予以界定条件——

(16)、作品被收编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现代书法界名人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及《中华人物辞海》等。

(17)、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

(18)、   本次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共赠送春联近百余套。抽奖环节,徐云峰老师还送出了自己亲笔写的作品,赠给到场的幸运儿,赢得了市民的一致赞美和欢迎。市民李先生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将书法艺术带到普通的老百姓身边,不仅能让大家学会了解书法,欣赏书法,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还活跃了节日气氛。”

(19)、从秦汉时起便有悬挂桃符的习惯,五代时开始在桃符上刻字,后蜀孟昶命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写吉祥词句。以后对联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20)、神荼和郁垒,一般读作“shēnshū”“yùlǜ”,如今语言专家表示可统一读文字本身发音“shéntúyùlěi”。神荼和郁垒两位神话人物,常见于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等古籍。桃木在古代也有辟邪的传说,又因其木常为红色且随时间推延能变深。红,是火的颜色,在中国古代也被认为有“驱邪”功能,因此宫殿、庙宇等墙壁大都为红色;官吏、官邸、服饰也大多以大红为主,即所谓“朱门”“朱衣”。红色是汉族吉祥、喜庆、美丽的象征,汉语中有许多如红妆、红颜之类的词语。

3、对联的起源简介五十字

(1)、盛唐以后形成的格律诗、律赋,对偶严格精密,对偶句已经是诗文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独立性在渐渐加强。

(2)、书法教材|师资培训|教学教案|环境创设|教学教具

(3)、回复"05":软笔书法:四向法楷书教学第一课教案参考回复"06":软笔书法:四向法楷书教学第二课教案参考回复"07":教师课堂‖一堂好的书法课该怎么上

(4)、    肖泽龙,96年生,湖北襄阳人,中共d员,中南民大在读研究生。网名“馬不鳴”,系中国青年楹联研究会副秘书长,襄阳市楹联学会副秘书长,诗词对联爱好者。曾获第二届中国对联甘棠奖“十佳新秀”,202018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等。

(5)、对联起源于桃符。它是用纸,布或竹子,木头或柱子写的双重陈述。这些单词简洁明了,它们是相同的艺术形式,相同数量的单词和相同的结构。它是一种独特的中国艺术形式。

(6)、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7)、紫禁城(故宫)对联318副,看了方知读书少

(8)、一壺天上有名物,兩個世間無事人。(鄭遨)醉卻隱之雲叟外,不知何處是天真。(羅隱之)

(9)、认为对联起源于唐代敦煌遗书,是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谭蝉雪。谭蝉雪在1991年4期《文史知识》发表文章《我国最早的楹联》。作者是根据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现存英国的《敦煌遗书》斯坦因劫经第0610号所录的文字,推论出楹联产生于盛唐。文字如下:

(10)、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11)、我一直思考,陆云为何如此高调自报家门?陆云(262~303年)字士龙,晋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六岁能属文。少与兄(陆)机齐名,号曰‘二陆’。吴郡陆氏是当时江东地区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三国●吴时,陆氏一门有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尤其是二陆之祖陆逊、父陆抗都是吴国重臣。

(12)、②律诗的对仗,避免同字相对;而对联却以同字相对作为修辞和用字的技巧之一。如周恩来同志挽蔡元培同志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其中的“从”、“到”、“先生”、“之”、“在”都是同字相对,这种情形在对联中是允许的,这一点与一些词的对偶相似。例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中“里”是同字相对(毛泽东《沁园春·雪》)。

(1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这种悬挂桃符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写二神名字或者描画图象,到后来有人在桃木板上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话,进而发展到写两句对偶的诗句。于是便产生了所谓“桃符诗句”,即“楹贴”。这种题桃符的楹贴,便是对联的雏形。

(14)、在家乡,春联叫对子,贴春联叫贴对子,写春联叫写对子。以前的对子,都是手写的,五言或七言的上下联和横批,写在红红的纸上,对仗工整,内容有对来年美好的憧憬和祝福,寓意颇深。现在的对子,都是印制的,一到过年满大街的都是卖对子的,各种字体,以楷书为主,有墨汁印在红纸上,也有金粉印在红纸上,金光闪闪的,非常漂亮。

(15)、对联就是由格律诗的对偶句和骈赋的俪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因此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1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17)、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18)、对联真正在思想内容上获得充实与发展,真正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还是在近代、现代。具体地说,是从1840年雅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先进阶级的进步思想开始出现,尤其是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对联才迅速发展成为先进文学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19)、作者曾参加《书法杂志》举办全国百幅优秀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市书法家协会及市工会北京日报举办《振兴中华》书法大赛获三等奖,北京和日本千叶县书法展获优秀奖。参加191987年北京-东京书法展,崇文书画会何瑶琨基金会书法展三等奖,国家建材局举办书法展三等奖并曾参加市书协在文化宫举办的书法庙会、连云港等五市楹联展及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杂志社等。

(20)、话再说回来,刘教授在文中对南朝刘孝绰起源说、西晋陆云起源说、唐代敦煌遗书起源说一一作了考证,其结论是:“谭嗣同所持的起源于南朝·宋·刘孝绰说是不正确的,是把诗歌的联句当成了对联。当代学者所持西晋陆云起源说是不正确的,是把对话当成了对联。当代学者所持唐代敦煌遗书起源说是不正确的,是把刻辞或者诗歌的摘句当成了对联。从现有的资料而言,梁章鉅所持的起源于五代·蜀·孟昶说仍可继续认定为对联起源。较五代更早的起源说尚有待于学者发现和证明。”

4、对联的起源简介30字

(1)、周恩来30副对联欣赏(纪念周恩来逝世42周年)

(2)、到了两汉时期,一种叫做“赋”的半诗半文的文学体裁发展起来,对偶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自觉的运用。到魏晋时期,赋体作品又逐渐趋向骈体化,产生了“骈体文”。对偶修辞方法的发展和成熟,不仅对于丰富、发展汉语言文字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说,正是这种艺术手法,孕育了唐代的律诗和以后的对联这两种艺术形式。从整个文学艺术史和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来看,对联这种文学艺术形式同整个汉语言艺术是密切相联的。它是随着我国汉语言文字艺术中对偶修辞手法的产生、发展、完善才应运而生的,是从对偶修辞手法中脱胎出来的一种独立别致的文体。可以说,对联是对偶修辞手法的成熟化、典型化、文体化的产物。

(3)、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4)、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 

(5)、具史料记载,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

(6)、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刻于桃木板上,从此让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被认为是最早的一副春联。到了宋代,过年时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非常普遍,王安石有诗云: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时也已开始将桃木板改为纸张,称为春贴纸。春联一词出现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当时要求家家户户在除夕时都要用红纸写春联贴于门框上,以此来迎接新春。明代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有云: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从此,之前桃符所承载的避灾、祈福和祝愿等使命,逐渐被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贴门神等红色喜庆春节元素所替代。

(7)、与诗的单位叫“首”,文的单位叫“篇”的道理一样,对联的单位叫“副”,古人用“幅”。

(8)、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根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则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9)、一个是梁章鉅所持的起源于五代●蜀●孟昶说;

(10)、对联的对偶要求,虽然大体上与律诗的对仗相同,但有些方面,却又突破了律诗对仗的严格限制,更显自由和灵活性。这是受到词的影响。最明显的有两个方面:

(11)、幾年無此會,今日喜相從。(潘述)後夏仍多病,前書達幾封。(皎然)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