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经典名言30句精选106句文案

老子经典名言 1、老子经典名言100句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老子经典名言

1、老子经典名言100句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5)、解悟:顺其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越是刻意追求的,往往就越坏事。你踮起脚来,想让自己高一点,却发现很快就站不稳了;你想走得快一点,迈大步走,却没想到没走多远,就已经走不动了。

(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

(1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11)、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就会越发让人感到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14)、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

(1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1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8)、解悟:最正直的人,看起来却好像委曲随和;真正灵巧的人,往往低调处世,不显示自己,看起来很笨拙;真正善于辩论的人,往往不露锋芒,谨慎发言,看起来好像很木讷的样子。

(19)、第一种“宝”,叫慈爱。慈爱就是对宇宙里所有的众生无差别的热爱。这种热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感情,能产生出宇宙里最伟大的动力,甘愿为众生奉献自己的一切,是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的不二法门。 

(2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

2、老子经典名言30句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收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味道使人味觉不灵,骑马打猎使人心思放荡发狂,贵重的物品使人的行为不轨。

(2)、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老子《老子》

(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老子的这句话意思是正因为圣人不去争夺一些浮名小利,所以天下就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8)、真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真理不会有人辩解,有人辩解的不是真理。有智慧的人并不是无所不知,什么都知道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智慧。圣人从不吝啬,而是尽力帮助别人,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得到的更多。上天的准则是,施利与万物却不伤害它们。圣人的准则是,帮助,给予他人却不与他们竞争。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

(1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3)、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三十四》

(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16)、天地万物都有规律,人应当效法自然,遵循天地间的规律,以此安排自己的耕作与生活。

(17)、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滴,善数不用筹策。(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译文)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说话的不会给人留下话柄,善于计算的人不用任何工具就算得很精准。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感悟: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做事情也应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能有所成。万事起于忽微,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3、老子经典名言名句翻译

(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4)、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一切随其自然发展,到了这个年纪,该走的就放手让他走,该来的岁月也不会辜负了你!

(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译文)知道了但装作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却装作知道,是真有毛病。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圣人以这种“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为病。就是因为他们把“强不知以为知”当作病,所以才不会有毛病。

(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追求学问,就要求天天都学有所得。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减之再减,最后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5)、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译文)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中又藏有祸端。

(17)、------------语文知识天地-----------

(18)、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处)《道德经·第十一章》(译文)“有”能给人以小的利益,“无”才有真正的“大用”。

(1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2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老子经典名言关于野心

(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有与无相互生化,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比较,高与下相互趋向,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追随。

(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8)、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9)、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1)、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1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4)、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1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8)、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0)、《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5、老子经典名言解释

(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译文)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没有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

(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译文)言语无法表达“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说“道”,如果有人在说“道”,肯定不了解“道”的真意。

(9)、“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中国人于琐事有防患于未然的本领,但于防止政治侵害、腐败,保护自己的人权方面却没有这样的智慧。

(1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1)、(翻译讲解):对待即将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12)、第三种“宝”,叫“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就是自觉、自愿地去“处下”、“处后”,为了造就最后共同的大利。 

(1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4)、解悟:能够了解别人,只能称为机智,能够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人。战胜别人,说明你能力比较大,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者。懂得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能够身体力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志向的人。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8)、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再坚硬的石头,也经不起水的攻击。太极拳虽然看似动作缓慢柔弱,却能四两拔千斤,以柔克刚。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1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说明人治社会是多么的凶险和莫测。

(2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出自《老子》第五十六章。言,说。知,同“智”。聪明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聪明。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老子憧憬的是人们不辩美丑、善恶的浑沌之世,这是倒退的思想。

(5)、《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